因此,近期中國國有銀行的股價乏人問津,如中國工商銀行(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),這家總資產達17兆5千多億人民幣之大陸國營銀行,在2007年7月時以每單位7.49元人民幣之股價,成為當時全球總市值最大之銀行,約與花旗銀行一樣。2009年後,工商銀行積極展開全球性併購,在2009年買下加拿大東亞銀行多數股權,成為主要經營者;2011年8月購買南非標準銀行與阿根廷標準銀行多數股權。如果以近期股價4.38元人民幣計,不計期間之各種配股息等,股價約為當初58%。自2013年12月9日,工商銀行股價便走入空頭行情。在2014年3月12日,中國兩會之記者會上,李克強公開表示國務院,已經做出中國經濟成長顯著趨緩的準備。在去槓桿與調結構之過程中,將會發生可能失控的可能,但他強調仍將讓中國經濟成長力道,保持在一定可接受之區間中。本文2013年第三季提過,中國本土投資銀行經濟學家認為,中國經濟成長率只需6.5%,我們認為2014年,7%保七仍然是中國追求的經濟成長。但顯然在2013 年6月中之資金異常事件後,「逆向回購」已經成為人民銀行短期寬鬆貨幣政策,如果國務院要放手讓企業去槓桿更快,避免遷怒無辜之方式,將是適度降息。這之所以目前外資投資銀行預期,中國人民銀行將在第二季,對緊縮貨幣政策開始鬆動。寬鬆的貨幣政策,會將中國大陸企業去槓桿違約風險降低。
圖二:中國工商銀行股價日K線圖,鉅亨網首頁
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-Text RSS service —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'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's site,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.org/content-only/faq.php#publishers.
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.com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