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的學生運動引起國際關注,美國新聞網站「Policy Mic」(政策麥克風)以「上千名學生為何要闖進台灣立法院」為題,以簡單的問答方式告訴美國網友,台灣學生在抗爭什麼?
文中第一段就指出,台灣民眾擔心兩岸簽訂服貿協議後,會影響台灣的獨立自主,引發抗爭行動。接著以問與答的方式解說抗爭重點,以下是重點節錄:
◎是誰在抗議?大學生和在野的民進黨,民進黨成員先舉行70小時絕食抗議,後來學生闖入立院會場,計畫抗爭到周五。
◎引發抗爭的協議是什麼?
全名是《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》(Cross-Strait Service Trade Agreement),屬於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的一部分,該協議已獲台灣立法院通過,通過經濟自由化,開放市場,將融合兩岸經濟。
◎示威者訴求為何?
針對立委對服貿協議處理不當,要求馬英九總統和國民黨道歉,並擋下服貿協議,服貿協議是2013年已簽訂的ECFA的一部分,抗爭者擔憂服貿協議會對經濟與證製造成嚴重衝擊。
◎兩岸合作是新進展嗎?
日前的兩岸事務主管首度會晤被稱為兩岸破冰之舉,這是1949年國民黨遷台以來,兩岸官員首度對話。但成千上萬台灣民眾卻對即將簽署的合作協議感到憤怒,擔憂中國的強勢會影響台灣的政治與經濟獨立。
◎中國對台灣的態度是?
雖然台灣一直都是主權獨立的國家,但中國一直自認台灣屬於中國,中國曾威脅,如果台灣要宣告獨立,將對台灣動武。
◎服貿協議會停擺嗎?
美國和中國都支持協議,看來抗爭很難成功,但並非全無可能,協議雖有可能危及台灣的獨立自主,但也代表兩岸合作,被稱為可帶來對經濟有利的改變。
警方反應如何?警方雖逮捕4人,但未將示威者視為暴力者,不過國民黨政策會執行長林鴻池譴責示威者,傷害台灣民主,暗示警方可能不太滿意。
文中引述法新社、美國之音、半島電視台等媒體有關台灣抗爭的報導,剖析議題,文末表示,台灣歷史面臨關鍵時刻,當權者要談判、回應示威者要求,還是強勢打壓,全世界都在密切注意。
PolicyMic網站是小規模經營的獨立新聞網站,主要報導嚴肅的政治議題,因撰寫方式能讓讀者起共鳴,曾創下每月7百萬人次點閱網站的紀錄。(國際中心/綜合外電報導)
【蘋論陣線】:最新評論及獨立媒體每日總覽有話要說 投稿「即時論壇」
onlineopinions@appledaily.com.tw
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-Text RSS service —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'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's site,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.org/content-only/faq.php#publishers.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