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新華社】
中國,神秘的東方國度,自古就是西方人眼中的奇幻大陸。功夫、草藥、陰陽、隱修,充滿魔力的中國文化「驚呆」過無數外國小夥伴。
「隱士是中國保存得最好的秘密之一。」二十多年前,美國漢學家比爾‧波特慕名來到中國,尋訪傳說中的終南山隱士,並寫作了聞名遐邇的《空谷幽蘭》一書。
一直以來,隱士就那麼存在著:在城墻外,在大山裏,雪後飄著幾縷孤獨的炊煙……比爾‧波特在自序中說,當有人告訴他中國大陸不但沒有人修行,隱士傳統也不復存在時,他決定親自去弄個明白。不久之後,他發現隱士傳統不僅存在得很好,而且是中國社會很有活力的部分。
如今,越來越多的人循著比爾‧波特的足跡來到終南山,追尋山中居士們的隱逸生活。55歲的英國人景善就是先行者之一。
17歲時,朋友送給景善一本道教創始人老子寫的《道德經》。「當我看到這本書,就被裏面的陰陽哲學思想吸引了。」景善說。
為了更深入地了解道教及道家思想,1985年,景善第一次來到中國,遊歷各地的道觀,希望在隱修中尋求智慧、仁慈和心靈的平靜。後來她來到距離終南山僅一小時車程的西安,追隨青華宮住持黃世真道長,一面閱讀道家經典,一面拜師學習。
「對我來說,學習道家思想就像是學彈鋼琴。雖然剛開始有點不解,但學得越多,就越覺得有趣,我非常享受學習的過程。」景善說,學習道家思想「一點都不困難」,她甚至很難理解為什麼那麼多中國人會覺得《道德經》難懂。
除了景善,黃世真道長還有許多外國弟子。黃道長說,有外國人來學習,他會領著參觀道觀,了解道士的生活、修行方式和道家經典,還會讓他們跟著道長學習養生打坐。
「外國學生學習態度特別認真、虔誠」,黃世真說,「讓打坐半小時,他們都會認認真真地完成,從不偷懶」。
中國道教協會國際部副主任尹志華說,協會每年都會接待很多慕名前來學習道教文化的外國人,「他們對道家哲學、養生術、太極拳等內容特別感興趣」。為了方便外國人了解道教,中國道教學院還專門開設了留學生班,兩年來共有來自10多個國家的50多名留學生報名學習。
比起「離群索居」的道家隱士,更有國際號召力的是中國功夫。無數電影告訴外國小夥伴,在中國,裁縫、保姆、酒保都可能是深藏不露的武林高手,就連笨拙的熊貓也不可小視,誰知道它的小名是不是「阿寶」。
「這是我第二次來少林寺,我很喜歡少林功夫。」去年,美國人喬就曾來過一次少林寺,今年他跟隨一個20人的美國功夫培訓班來學習兩周。喬在加利福尼亞州的一家諮詢公司工作,他家附近就有一所少林文化中心。
「許多當地人到少林文化中心學功夫,包括我的一些朋友和同事,這裡不僅能學到功夫,還能學到中國文化。」喬說。
在少林寺對面不到一公里的少林新村裏,常年住著許多學習中國功夫的外國人,最多時有幾百人。盧旺達人延旺與另外8位同學進入少林寺習武兩年多了,他們就住在這個山村裏。
受益於一個國際交流項目,他們要在少林寺學習5年:每天早上5點半起床練一個小時功夫,上午學習中文,下午再練習兩個小時功夫。
除了身體上的磨煉,延旺的心靈受到了佛教文化的熏陶。「這裡的老師會給我們講一些佛學故事,以啟發我們更深刻地了解中國文化。」延旺的漢語已相當流利,「這裡是中國文化集萃的地方,也是我的第二故鄉,估計我這輩子做的工作都會與中國有關。」
進入新千年,融合傳統與現代的中國吸引了越來越多外國學生的目光。
英國伯明翰紐曼大學二年級學生卡爾‧布朗將在山東大學學習3個星期的時間。期間,他與參加「體驗動感中國」項目的70名英國學生將接受漢語培訓,聽取有關山東區域經濟、文化的主題講座,參與書法、太極拳、京劇、茶藝等中國傳統文化體驗課程,並實地考察山東名勝、知名企業,還將走進濟南市民家庭體驗生活。
孔子故里曲阜是這些英國學生的遊學目的地之一,他們在這裡可以修習孔子六藝,體驗傳統儒家文化。
「我非常喜歡中國文化。我現在只會說‘你好’,不過這是個不錯的開始。」卡爾‧布朗說,中國近20年的經濟增長是前所未有的。他希望能夠成為一個講一口流利漢語的人,並期待將來能夠在中國生活和工作。
項目領隊盧克博士介紹,「有1000多名英國學生提交了項目申請,但只有約五分之一的人能幸運入選。」除了山東大學,還有80名英國學生在北京高校、90名在浙江高校學習交流。
在曼徹斯特大學教授中國歷史的盧克說,這一課程已成為曼徹斯特大學歷史學院最熱門的課程之一,有200多學生選修該課。
據統計,2013年共有來自200個國家和地區的35.6萬多名各類外國留學人員在華學習。他們所學專業不再局限於漢語言、中醫、戲曲等文化專業,而是遍及文、理、工、醫、藝術、體育等百餘個專業。
上月訪華的美國總統奧巴馬伕人米歇爾回國後,在白宮網站上撰文中特別提到所參訪的北師大二附中裏的國際氛圍,她說,「這裡有很多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」。
奧巴馬2009年訪華時提出「十萬強」留學中國計劃。4年以來,已推動6.8萬名美國青年來華留學和交流。
很長時間以來,中國人在教育方面對西方趨之若鶩,如今越來越多外國人開始重新審視中國教育的優點。中國已經成為繼美國和英國之後的第三大最受國際學生歡迎的國家。
今年2月,英國教育大臣伊麗莎白‧特拉斯率領英國教育代表團赴上海「取經」,了解「如何在學習數學和應用數學上找到平衡」。
課堂上孩子們的快速運算能力讓代表團驚訝。而在最近兩次的PISA(國際學生評估計劃)測試中,代表中國大陸參加的上海市中學生在數學成績上連續位列第一,且分數遙遙領先。
有英國專家認為,中國孩子人人都會的「九九乘法口訣表」應該就是最關鍵的「武林秘籍」。回國後不久,特拉斯就向上海教育部門發函希望中方派出60名數學老師赴英短期執教,幫助提高英國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。
【2014-04-19 新華社】
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-Text RSS service —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'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's site,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.org/content-only/faq.php#publishers.